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德国VIP访问专集

本专栏聚焦德国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政坛名流、业界王子、艺术大师等等。通过与他们的访谈,德国之声中文网旨在开启一扇德国当代社会的广角之窗,便于广大网友一窥德国人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忧。

德国之声网站
DW-WORLD: 专访德国前总理施密特
值毛泽东去世30周年之际,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赴汉堡访问了前德国总理施密特。施密特曾于1975年到北京会晤毛泽东,也是唯一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这位已87岁的老人今年九月底将推出专著“邻国-中国”,其中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明显有别于西方主流观点。 (11.09.2006)
DW-WORLD: 德国前外长金克尔回忆周恩来,评价中国的外交政策
德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始于1974年,为了建立德中外交关系,当年的德国内政部长根舍和之后于92年至98年担任德国外长的金克尔可谓功不可没。他们于74年踏上中国国土,与周恩来举行长谈,为两国正式建交扫清了一切障碍。32年后的今天,中国和世界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当年的德方历史见证人又如何评价中国的崛起和其外交战略?历史的经验赋予德国前外长金克尔怎样的视角?下面是这位德国前外长接受本台中文网记者的专访。 (10.12.2006)
DW-WORLD: 小提琴女神安娜-索菲-穆特回顾莫扎特之年
今年是奥地利伟大作曲家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纪念年,驰名世界的德国小提琴家安娜-索菲-穆特为此推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莫扎特项目,旨在表达对这位音乐巨匠的仰慕之情。曾享有神通美名的穆特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莫扎特之年即将结束之际,穆特接受了本台中文网记者的专访,她说中国的欧洲古典音乐热尤其令她为之感动。 (23.12.2006)
DW-WORLD: 专访纳粹大师之子中国建筑之星
德国著名城市规划人和建筑设计师之一-阿尔伯特-施佩尔于1934年在柏林出生,父亲施佩尔曾为纳粹主建筑师和军备部长,祖父也是建筑师。下面是阿尔伯特-施佩尔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的专访。 (02.10.2006)
DW-WORLD: 专访:施瓦策尔呼吁保护中国女性东方美
德国知名妇女运动的代表人物艾丽斯-施瓦策尔于1975年以反映14位不同阶层妇女命运的“小区别”一书而成为德国妇女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77年,施瓦策尔首创妇女杂志“爱玛”。下面是德国之声记者对这位杰出的德国女性的专访。她呼吁中国女性维护东方美。 (14.10.2006)
DW-WORLD: 德环保高官谈德中环保合作商机
德国环保部议会国务秘书阿斯特里德-克鲁格(Astrid Klug)从2005年起担任德国联邦环保部议会国务秘书。上任不久,阿斯特里德-克鲁格便多次飞往中国。下面是德国之声中文网对这位德国女政治家的专访。 (28.10.2006)
DW-WORLD: 德国名牌家具奔驰公司总裁成功秘诀
德国超级名牌家具公司罗夫-奔驰(Rolf Benz)几乎可与驰名世界的德国名牌汽车奔驰享有同样的声誉。其新任总裁弗里德 C.罗尔(Frieder c. Loehrer )在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带领企业员工实现了两位数字的增长,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今德国堪称骄人之举。请听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与罗尔先生的专访:中国的崛起令他振奋,他梦想能永远留在那遥远的国度。 (10.11.2006)
DW-WORLD: 旅德华人作曲家苏聪畅谈未来音乐和个人蓝图
1988年因末代皇帝主题曲而摘取奥斯卡最佳电影作曲奖的旅德作曲家苏聪生自1997年起主要从事自由职业创作。继今年年初将第一部电脑歌剧“水银灯光下的世界”搬上舞台之后,随即又投入了上海项目-红楼梦舞剧音乐的修改。在世界音乐舞台游刃有余的苏聪对于未来亚欧音乐市场发展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和考量。下面是苏聪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的专访内容:创世界音乐。 (25.11.2006)
DW-WORLD: 德国美容大师谈业界发展及其中国蓝图
2003年,德国著名的整形美容外科医师芒教授的一大心愿终于得以实现,在德国风景秀丽的博登湖畔建起了欧洲最大规模的美容整形外科医院。在该领域,芒教授的医德和医术广为人知。虽说芒教授整日忙于各种手术,著书不断,但他已开始酝酿下一个宏伟规划,他梦想着能在中国的上海或北京建立一个称雄亚洲的美容整形医院。下面是芒教授接受德国之声记者的专访。 (06.01.2007)
DW-WORLD: 克莱尔大师谈时装梦和中国领带上的咖啡渍
提及德国著名时装设计师,人们一定会联想到Karl Lagerfeld、Wolfgang Joop和Jil Sander。但是现在在德国时装界诞生了一颗新星,此人名叫Peter Krell (彼得.克莱尔)。克莱尔尤其长于婚纱和夜礼服的设计,而这也正是德国服装市场的一大空缺。在接受德国之声中文在线部记者专访时,克莱尔表示,自信、优雅族女性是他设计时装时的参考对象。他也谈了中国同行的问题。把咖啡污渍印上领带的故事让人深思。 (21.01.2007)
DW-WORLD: 专访:改变中国都市面貌的德国著名建筑师格尔康
德国著名建筑师冯-格尔康(Meinhard von Gerkan)设计的柏林火车站被媒体称为建筑史上的杰作。但该建筑不仅使其设计师卷入了司法纠纷,一场飓风竟然将一根近两吨重的横梁吹落在车站的入口处。尽管德国铁路公司已公开表示,事故原因是技术故障以及施工过于匆忙,但此事给格尔康带来的麻烦是不争的事实。在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采访时,这位老人表示最大的心愿是不要使中国的项目受到影响。 (04.02.2007)
DW-WORLD: 环球探险家波利查:下一个目标是上海
极具轰动效应的千日环球航海探奇项目结束至今已近6年,该项目的发起人米夏艾尔.波利查(Michael Poliza)如今早已卖掉了那艘配有一流现代化通讯技术的游艇,在南非的“海角之城”开普敦长住下来。波利查迷上了非洲的原始风光,用照片记录那里的一切,为此此获得非洲数字摄影相册先驱的美名。波利查的职业生涯曾面临3次重大选择,但每次均带给他意外的惊喜。在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专访时,他透露说,或许下一个远游目的地是中国的上海。 (19.02.2007)
DW-WORLD: 从政治家到清洁女工-专访最著名的“前”联邦议员
从昔日的德国联邦议员到今天的清洁工,德国妇女利洛.弗里德里希的人生的确不同一般,也因此成为目前德语媒体的焦点人物之一。令普通百姓尤为不解的是,昔日的政治家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利洛的经历则表明,一朝为联邦议员,即可终身衣食无忧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虽然生活发生了巨变,但弗里德里希依旧乐观、开朗,刚刚创立的公司得以扩大,现已拥有3名员工。在接受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采访时,弗里德里希表示,如果有朝一日再度当选,一定要促成执政党制订亲民政策。 (31.03.2007)
DW-WORLD: 专访未来幻想家-诺贝尔替代奖创始人
冯-岳克斯库尔是诺贝尔替代奖创始人。为了创立这一奖项,他卖掉了自己珍藏的集邮,以此筹集1百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岳克斯库尔始终聚焦世界最紧迫问题-气候变化,能源紧缺和人口膨胀等。4年前,岳克斯库尔策划成立旨在“拯救世界”的未来理事会,邀请权威科学家就解决世界最紧迫问题制订可行性方案。中国科学家也是该委员会成员之一,首届会议将于5月初在汉堡召开。 (20.04.2007)
DW-WORLD: 专访德国唯一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
德国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因哈德-泽尔滕(Reinhard Selten)尤其重视与中国学者和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二届中德暑期研讨班计划于8月9日至18日于波恩举行。1994年,泽尔滕因其在博弈论上的决定性突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现年77岁的泽尔滕希望中国院校也能开展实验经济学研究。在接受本台中文网记者采访时,泽尔滕表示希望能与中方进行更好的沟通。 (12.05.2007)
DW-WORLD: 专访UNICEF德国分部名誉主席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德国分部名誉主席-海德-西蒙妮斯曾是德国知名政治家,担任石荷州长达13年之久。退出政坛后,她将全部经历投入儿童事业。她已多次去过中国,中国人的勤奋好学尤其令她印象深刻。在6月1日国际儿童节(对中国等共产主义国家而言)到来之前,本台中文网记者采访了这位德国杰出女性。 (26.05.2007)
DW-WORLD: 专访德国艺术巨匠马库斯-吕佩尔兹
马库斯-吕佩尔兹(Markus Lüpertz)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三巨匠中的一位,堪称国宝级人物。他多才多艺:绘画、雕塑,作诗,钢琴爵士乐演奏无所不通,身为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教授和院长的他自视为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中的一位。他狂放、执着、敢言、也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外表的完美。他喜欢汽车、女人、时装和美食,是许多女性心中的偶像。今年8月底,吕佩尔兹的作品展将在南京揭幕。不久前才从北京返回的他接受了本台中文网记者的专访。 (09.06.2007)
DW-WORLD: 专访十卷中国文学史主编顾彬
今夏,中国将举办“德国在中国”大型活动,前不久又传出消息说中国将成为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这些活动无疑将对德中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本台中文网记者专访了德中文化交流权威人物-十卷本中国文学史主编、德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以及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顾彬教授。 (24.06.2007)
DW-WORLD: 专访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
在德国,每当劳资双方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工会便会挺身而出,组织员工进行罢工。德国金属加工业和电信员工的罢工刚刚结束,德国铁路员工又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活动,致使部分地区的铁路交通陷于瘫痪。在一系列的罢工活动中,德国工会联合会主席佐默尔成为媒体聚焦人物。在一个又一个艰苦的劳资谈判间隙,这位德国雇员利益的权威代表接受了本台中文网记者的专访,他透露说德中两国工会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在起步之中。 (08.07.2007)
DW-WORLD: 专访德国媒体娱乐大师比奥莱克 (A.Biolek)
谈及德国资深媒体娱乐权威,阿尔弗雷德.比奥莱克无疑是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在其40多年业内生涯中,他主持过一个又一个长年走红的专栏节目。由他主持的专栏往往是世界名流的荟萃之地。在谈话中,他一向儒雅谦恭,由其主持的节目堪称娱乐与知识有机结合的典范之作。不久前,比奥莱克迎来了其73岁寿辰,在接受本台中文网记者专访时,他坦率地谈到了当今大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以及短暂的上海之行带给他的诸多思考。 (21.07.2007)
DW-WORLD: 来年时尚流行风
夏季是西方时尚名都举办国际时装展的季节,而素有赞助国际时装展传统的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公司首次选址柏林举办了时装周,邀请业界最具竞争力的设计师参加,以此为国际都市柏林增添魅力。本次时装周期间有一个格外醒目的亮点,那便是德国知名设计师阿内特-罗丝特尔(Anett Roestel)的来年春夏时装秀,媒体将其称为此人创作上的重大突破,其实这位设计师的客户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06.08.2007)
DW-WORLD: 专访汉高总裁李宁雅(Ulrich Lehner)
“香港的经历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工作和个人生活”,这是世界500强和德国Dax企业之一的汉高集团(Henkel)总裁李宁雅常说的一句话。的确,李宁雅看好中国的巨大市场,也同时被中国的文化所深深吸引。关注异国文化不仅是汉高集团对应聘员工提出的条件之一,总裁本人也以身作则,并为人表帅。 (20.08.2007)
DW-WORLD: 瓦格纳家族后继有人(Katharina Wagner)
拜罗伊特音乐节刚刚结束,蜚声世界的德国浪漫主歌剧作曲家和脚本作者里查德-瓦格纳的曾孙女,现年29岁的卡塔琳娜-瓦格纳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脱颖而出。尽管人们对由其执导的“纽伦堡的名歌手”褒贬不一,对她能否成为父亲的接班人也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便是这位金发碧眼的高挑感性女子从此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02.09.2007)
DW-WORLD: 专访保时捷总裁魏德金(W.Wiedeking)
谁说高性能,高功率的汽车就一定不利于环保,这一概念将逐渐被淘汰,本届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就发出了这样的信号。德国老牌豪华跑车制造商保时捷总裁魏德金自豪地说“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保时捷跑车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极大减少了废气排放量。保时捷依赖于技术革新,也是德国业内同行的引擎。” 但在有关欧盟委员会计划制定的限制欧盟内部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争执议题上,魏德金却公开表示反对,也因此尤为引人关注。 (17.09.2007)
DW-WORLD: “中国将走上民主之路”
“北京领导层走上民主之路”,对此,堪称德国理性经济最权威智囊的亨克尔(Hans-Olaf Henkel)坚信不移。作为商界和科研机构的权威人士,亨克尔德高望重,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国内外时事的关注和思考,以及由此而提出的颇具争议,针砭时弊的论点。9月21日,亨克尔的又一本新作“争夺中间者”出版发行。书中披露了德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也详细阐述了对中国现代艺术和政局走向的独特思考。下面是亨克尔接受本台中文网记者的专访。 (30.09.2007)
DW-WORLD: 德学者点评中国社会发展
“首次中国之行令我感慨万千,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的认识,从日常琐事,直至我的社会学说都有必要进行修正。” “中国将国家资本主义和个人自由的有机组合或许会成为另一种现代组合模式。它比欧洲,乃至世界对中国未来走向的推测要稳定得多。” 这是不久前从北京国际书展返回的德国当代最著名社会学家之一乌尔利希-贝克教授(Ulrich Beck)的由衷感慨。 (15.10.2007)
DW-WORLD: 揭密成功之路
西方象征知识和富裕生活的说法对如今的许多中国人来说早已过时,而刘峥嵘恰恰是放弃了在中国位重权高、生活优越的环境,挑起了新成立的德国朗盛化工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的重任,由中国人担此高职在德国经济界堪称绝无仅有。三年后的今天,朗盛业务进入良性循环,由该集团出资赞助举办的首次文化活动便是“朗盛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2007年中国巡演”,为在中国举办的“德国年”锦上添花。 (28.10.2007)
DW-WORLD: 收购德高端企业的华人
在德建造的第一座皇家园林式的中国城,也叫“中国工贸中心”项目的建筑申请签字仪式于11月9日举行,其幕后运作人-德国飞马集团公司董事长、德中工商会会长栾伟(45岁,德国籍〕终于暂时松了一口气。18年前,这位怀揣1千马克留学德国的小伙子如今已届不惑之年,拥有自己的德中企业,聚焦高科技产业生产线的研发与制造,为世界和中国5百强企业联手合作创造商机只是栾伟发迹后的手笔之一。中国城则是其在德公益事业中的一个新的亮点。 (12.11.2007)
DW-WORLD: 专访德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德国研究中心持续减少科研岗位的现状亟待改进”,在接受本台中文网记者专访时,摘取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桂冠的彼得-格林贝格(Peter Grünberg, 68岁)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呼吁。颁奖日期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格林贝格透露,现在他逐渐享受到获此大奖带来的喜悦。 (25.11.2007)
DW-WORLD: 专访贝塔斯曼掌门人
在德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中,无论是柏林举办的亚太文化周,还是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欧圆桌会议,欧洲第一大媒体康采恩-贝塔斯曼都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需携手共进,否则就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而加强彼此间的了解是当务之急,这是贝塔斯曼掌门人莉兹-摩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由她担任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的贝塔斯曼基金会也因此是第一家登陆中国,展开积极对话活动的德国私人基金会。 (09.12.2007)
DW-WORLD: VIP专栏回顾
亲爱的读者,德国之声中文网的VIP专栏创办至今,一晃已是一年多。之所以开启这个栏目,旨在通过与德国各界权威人士的访谈,为读者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开启一扇了解德国社会的广角之窗。在此送旧迎新之际,我们衷心感谢并珍惜诸多中文网站、报纸、杂志对本专栏的关注和转载,也希望能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带给读者更多新的内容,呈现更多的亮点,也希望读者踊跃参与这一互动进程,提出宝贵的建议和创意。 (23.12.2007)
DW-WORLD: 专访茜茜“丈夫”:感谢中国对茜茜公主的重视
德奥合拍的“茜茜公主”三部曲使其片中男女主角-罗密.施奈德和卡尔海因茨.伯姆享誉世界。施奈德43岁早逝,现年79岁的伯姆则依然健在。不过,这位名人之后昔日屏幕俊男早已告别银幕和舞台,于1981年成立了自己的“人人为人”基金会,并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长住下来,帮助当地居民建学校修马路种庄稼,乐此不疲。 (07.01.2008)
DW-WORLD: 厨房不只是做饭的地方—专访西曼帝克老板
他是最蜚声世界的德国厨房家具企业西曼帝克的第三代掌门人和执行总裁。为了继承家业,他曾求学于美国、加拿大。他的客户是世界最富有阶层,他领导的企业将最现代化的技术和最和谐的色彩及最简约的造型有机融合,为人们营造最温馨舒适的厨房氛围。无论设计、功能还是质量与服务,他手下人马都力求最佳,西曼帝克的口号因此定位于追求完美和极致,他就是乌尔里希-西克曼。 (21.01.2008)
DW-WORLD: 专访德国最年轻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
年仅24岁的小提琴炫技演奏家茱莉亚-菲舍尔(Julia Fischer)的倩影几乎闪亮在世界各大重要舞台。如果说3岁开始学拉小提琴,9学进入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11岁荣获国际梅纽因大赛奖尚不足挂齿的话,那么如此妙龄已获教授头衔在德国则首屈一指。 (03.02.2008)
DW-WORLD: 京格尔空翻翻入德国联邦议院
但凡对世界体操运动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国际体联命名的“京格尔空翻”-这一成正握悬垂转体180度后空翻的发明者-德国体坛名将埃伯哈德-京格尔(Eberhard Gienger),在上一世纪70、80年代,京格尔曾名噪一时,在德国、欧洲乃至世界重大比赛中,京格屡屡摘取单杠和鞍马冠军的桂冠,并在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荣获单杠铜牌。时隔20多年后的今天,京格尔已进入了德国联邦议院,是德国基民盟籍议员,同时担任德国奥运体育联合会副主席。 (18.02.2008)
DW-WORLD: 现代家具传代家具:德国家具名师马利专访
虽说已年过70,但德国家具设计师彼得-马利却依旧忙于设计绘图。法国、德国等多家品牌家具企业因马利的设计而驰名世界,设计师本人也因此而一展才华。经由马利设计的多件家具已被业内人士推崇为现代派的古典主义经典之作,由德国多家博物馆展出。在不断革新求异的同时,这位生活在汉堡的设计师将美学和质量的持久性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的格言是:家具必须达到传代水平,马利的设计可谓不虚此言。 (03.03.2008)
DW-WORLD: 东边不亮西边亮--专访徐怀雯
昔日中国国家队的无名陪练在国外得以一展才华,为德国羽毛球队赢得了历史上的首枚世锦赛奖牌,在尤伯杯赛中使德国队首次闯入四强行列,并摘取了欧锦赛女单冠军,以致收到德国总理的电报表彰,今夏还将代表德国队挑战参加奥运的昔日队友:国内的丑小鸭,国外美天鹅,四川妹-徐怀雯只是其中的一位。 (17.03.2008)
DW-WORLD: 坚守德国不怕中国冲击-专访德国纺织业之王
他享有德国纺织业之王的称谓,其品牌服装企业Trigema位于德国南部风景如画的巴符州。时光仿佛在此驻足,在全球化的21世纪,人们几乎难以相信在世界的一角还有如此注重传统价值观-勤勉、团结和助人的企业及老板。在德国企业纷纷转移生产基地的同时,沃尔夫冈-克鲁普(Wolfgang Grupp)却为经济所在地-德国广做宣传。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节目前定期播出克鲁普提倡德国所在地的广告片,10多年来,画面上的猴子与他走进了千家万户。 (30.03.2008)
DW-WORLD: 何惧青春不再 专访德国著名女主播
“奇怪的是我从未问过自己,为什么总是我?在我看来,这一提问本身就是毫无意义和愚蠢的。因为希望生活美好,没有不幸、疾病和挫折的一生是不现实的。”此言出自德国知名电视新闻女主播彼得拉-格斯特之口,也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几度大病的格斯特在德国可谓妇孺皆知,她是电视二台一颗闪亮的明星:可谓集魅力、权威、强干于一身。然而,时光并没有在她那里驻足,50岁生日带给她更多的思考,于是她写下了成熟考验-50岁女人一书。 (13.04.2008)
DW-WORLD: 专访德国女影星
4月25日,德国举办2008年度电影大奖颁奖仪式。在德国演艺界,有一位女影星绽放异彩,她就是7岁时随家人从土耳其来到德国的演员、作家雷南-德米尔坎(Renan Demirkan)。不同于业内同行的是,有着异国背景,在德国打拼成名的她将自己视为世界主义者,除了参加影片拍摄之外,她还著书不断: 讲述童年,爱情以及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最后一部电视片“影子儿童”不久前由德国电视一台播出,新作“9月茶”也即将出版。 (28.04.2008)
DW-WORLD: “清朝时候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现在不行了呢?”
虽说托马斯-黑伯勒是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是从事当代中国和东亚地区政治、社会和文化研究的专家,是欧盟委员会的中国事务顾问,但称不上是德国的名流,然而在西藏骚乱引发德国国内展开就中国西藏政策的激烈辩论中,黑伯勒却脱颖而出,他凭借其亲身经历,对中国和西藏的了解提出了游离于主流媒体的鲜明论点,也因此成为当下德语媒体中的焦点人物之一。 (11.05.2008)
DW-WORLD: 专访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主席
达赖访德、有关中国西藏政策的辩论,加之所谓亲临震灾现场视察的中国领导人实在做秀的说法等一时间成为德语媒体的焦点话题,它同时反应出东西方在诸多根本性问题上存在的严重差异和彼此间缺乏的最起码的了解。在此背景下,我们在德国名人专访栏目里破例为您介绍一个不同寻常的基金会-驰名世界的博世集团基金会: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因为这一在博世康采恩中持股92%的基金会堪称促进各民族交流的先驱和楷模。 (25.05.2008)
DW-WORLD: 志在将维护子孙后代利益写入德国基本法
他是70年出生,曾在大学里主攻企业管理和政治学,获博士学位,如今在德大学里执教,事业有成,踌躇满志,不过,他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他为年轻一代获得公正待遇而付出的努力,他于1997年成立了子孙后代权利基金会,拥有会员3百人,其奋斗目标是将维护子孙后代权利写入德国的基本法,他就是频繁出现在代际问题电视脱口秀节目中的年轻一代的代言人-约尔格-特雷梅尔(Joerg Tremmel)。 (08.06.2008)
DW-WORLD: 专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巴赫
身为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被视为德国体坛最权重位高之人,他同时兼任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主席,是挑战国际奥委会主席最具实力的人选之一。西藏骚乱引发西方媒体对中国西藏政策的一片挞伐,中国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也跌破最低点,巴赫则因坚决反对抵制北京奥运而招致多方谴责。有人指责他因“觊觎”国际奥委会主席宝座、谋求经济利益依赖北京的支持。事实如何? (23.06.2008)
DW-WORLD: 专访前波士集团、现罗敦司德康采恩总裁
德国胡戈·波士(Hugo Boss)是中国白领阶层的宠爱之一。而于上一世纪90年代率领该企业走向国际,创下今天这份基业的总裁如今已离开了那里,在德国最知名的罗敦司德康采恩担任总裁。彼得-利特曼是业界有名的市场专家,他尤其长于为不振的品牌企业重振雄风。罗敦司德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老牌、耐用、拥有保守的中产阶层消费群体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已无法称雄,罗敦司德亟待革新,新总裁利特曼制订了打造时尚新造型的战略,同时瞄准了中国市场。 (06.07.2008)
DW-WORLD: 专访德国法兰克福机场集团总裁
他是德国物流业的高手和权威,德国联邦铁路和辛克物流集团都是他生活中的驿站,担任法兰克福机场集团总裁已有16年的他使该企业走向世界。旗下的5百多家公司、7万名员工堪称德国最大的就业岗位, 作为当下 欧洲最大建筑工地的法兰克福机场集团挑战未来的雄心由此可见一斑。中国拥有世界增长最快的空中交通市场,Fraport集团总裁维廉-班德当然不甘落后,谈及中国他直言不讳:希望在那里盈利。 (20.07.2008)
DW-WORLD: 德名主播率队再赴北京 渴望全面展现中国
今天是她的启程日期,为了北京奥运,德国电视二台今日报道“Heute Journal”节目的全组人马全迁北京,准备在本月6日和8日现场播出两套晚间节目。在世界聚焦所在地现场直播是德国电视二台的一贯做法。此次是ZDF的名主播斯洛穆卡(Marietta Slomka)第二次赴京,可谓“有备而去”,在启程前接受本台中文网记者采访时,她表示,最大的心愿是带给德国人多彩全面的中国图象。 (03.08.2008)
DW-WORLD: 德前外长另眼看中国
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从“街头斗士”、出租车司机、到德国前外长和副总理。曾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联合执政8年的菲舍尔(Joschka Fischer)将于今年秋季再赴北京,参加亚欧峰会。2005年退出政坛以后,菲舍尔在由亿万富翁索罗斯资助的欧洲国际关系理事会领导班子中任职,频繁发表文章,阐述其对国际关系的见解。正当中国形象在西方媒体中历经历史最低点之时,菲舍尔撰文“北京权力,西藏未来”。本台中文网记者就上述议题专访了这位“政坛爆发户”。 (17.08.2008)
DW-WORLD: 德国二台大牌主持人北京归来谈奥运
为了报道北京奥运,德国一二电视台纷纷派出自己的节目制作组前往北京,现场转播此次盛事。在16天的时间里,这批德国媒体人为自己的观众报道奥运赛事,就当下部分最热点话题 –中国人权、西藏、环保和兴奋剂等进行人物采访,当然也包括介绍北京。德国电视二台的媒体明星约翰内斯-B-克尔内尔(Johannes B. Kerner)和卡特琳-米勒-霍恩施泰因(Katrin Müller-Hohenstein)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对“黄金搭档”。 (01.09.2008)
DW-WORLD: 赛事结束后北京政府将更加自信
北京奥运已过,残奥进行正酣。蜂拥至北京的2万 5千名国外记者纷纷撤离,各国常驻记者恢复了以往的工作。 与走马观花族不同,这批常驻记者看中国的视角不同前者,内涵更具沉淀,也因此耐人思考。岳恒(Jochen Graebert)便是这批人中的一位。岳恒是德广联派驻北京记者站的负责人,2004年中开始其北京生涯。西藏骚乱、北京奥运,岳恒自然成为德语媒体的亮点人物之一。 (14.09.2008)
DW-WORLD: 沉醉文化交流 志在消融德中歧见
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国王大道素有小巴黎之称。那里是商家的必争之地,寸土寸金,因为它是世界最高端时装精品店的云集之地,也是俊男美女,显贵一族的出没场所,而中国中心-德中同行区域合作伙伴-就座落在这条大道的106号,其挑战最高端,亮相最显耀之处的气势由此可见一斑,它的创始人则是一家中国民营企业的“王子”。 (29.09.2008)
DW-WORLD: 专访德国金融权威:银行豪赌 纳税人买单
他是德国银行和证券学权威之一,曾长年在大学执教。现担任巴伐利亚金融中心主席,也同时是企业管理杂志的出版人之一。沃尔夫冈-盖尔克(WolfgangGerke)著有多本专业图书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盖尔克交易所专业词典。作为银行和证券学专家,盖尔克频繁出镜,是德语平面媒体,电台和电视台经常采访的业内专家之一,也因此广为人知。 (12.10.2008)
DW-WORLD: 专访:中国《嫔妃经济》一书作者
从1994年蹋上中国土地的那天起,他便留在了那里,一晃已是15个春秋。他堪称东方雄狮睡醒的见证人。德《周日世界报》称其为最资深的中国通之一,伦敦《泰晤士报》则视其为德最权威的中国专家之一。如今弗兰克-泽林(Fran Sieren)是《时代周报》驻京记者,同时为第二电视台等拍摄中国纪录片,也是畅销书作家。继《中国密码》、《与中国为邻》、《中国震惊》之后,他又推出新作《嫔妃经济》,副标题是:为何西方企业在华难以取胜,中国人冲击世界顶峰。 (26.10.2008)
DW-WORLD: 专访 :世界最当红超模-德国靓仔
无可否认,他是当下世界最大牌帅男之一,德国靓仔约翰内斯-徐贝尔(Johannes Huebl)是如今著名时尚杂志、广告片中又一颗闪亮的新星,甚至有业内人士称,他的出现使迄今最走红的超模薛肯伯的独霸地位产生动摇。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徐贝尔的舞台自然已跨出了欧美疆域,日本,中国的广告公司都纷纷与他签约。他如何诠释21世纪的地道男子汉,他所经历的男人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 (09.11.2008)
DW-WORLD: 专访:德经济贤人 点评经济时局
他是德国经济五贤人之一, 自2005年3月起担任德国宏观经济发展评估专家咨询委员会, 也叫“经济五贤人委员会”主席一职,负责为联邦政府提供客观经济咨询,对联邦政府的政策出台产生影响。贝尔特-吕鲁普(Bert Rürup)是目前该机构成员中任职最长的一位,尤以制定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而遐迩闻名。在“噩耗不断”,人心慌乱的今天,这位贤人又有怎样的高见? (23.11.2008)
DW-WORLD: 前驻华大使史丹泽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